以文本方式查看
-
宝树网
(http://www.xieshi.org/)
--
宝树论坛
(http://xieshi.org/forum.asp)
---
现代谢氏名人
(http://xieshi.org/forum_list.asp?forum_id=12)
----
谢克昌 中国工程院院士,太原理工大学校长,教授,全国人大常委(1946~)
(http://xieshi.org/forum_list.asp?forum_id=12&view_id=620)
-- 作者:
xiedaihe
-- 时间:
2006/6/15 13:40:30
--
谢克昌 中国工程院院士,太原理工大学校长,教授,全国人大常委(1946~)
     谢克昌,男,1946年10月5日生,山西省太原市人,原籍山西省五台县,研究生学历,工学博士学位,1986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97年1月加入民革,现任中国工程院院士,太原理工大学校长、教授和博士生导师,著名煤化学工程专家。兼任中国科协副主席,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民革山西省委员会主任委员,山西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煤科学与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
    第九届、十届全国政协委员、常委,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山西省第九届、十届、十一届人大代表,山西省第六届、七届省政协委员。
1963-1968年  天津大学化工系高分子工学专业本科毕业
1968-1974年  河北省黄骅市化工厂技术员
1974-1976年  黄骅市化肥厂总技术员
1976-1978年  黄骅市工业局、科委技术员
1978-1981年  太原工学院化工系无机化工(催化)专业硕士研究生毕业,获理学硕士学位
1981-1983年  太原工学院煤的直接液化研究室讲师
1983-1985年  美国南卡罗来纳大学工学院留学,专修煤化工
1985-1994年  太原工业大学副教授、教授,煤化工研究所副所长、所长(1993年3月任太原工业大学校长助理,1993年经国务院学术委员会批准为博士生导师)
1994年7月     太原工业大学副校长兼煤化工研究所所长
1995年        经民主推选、省委省政府批准任太原工业大学校长、党委副书记,
1994-1997年  太原工业大学副校长、校长
1997-至今     太原理工大学校长
1997年7月兼煤科学与技术重点实验室主任,
1997年任民革中央常委,民革山西省委主委,
1998年3月当选为第九届全国政协常委,
1998-1999年日本信州大学工学部能源工学专业博士研究生毕业,获工学博士学位
1999年4月当选为山西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
2001年4月兼任山西省第五届科协主席;
2002年7月当选为民革山西省第九届主委。
2003年任十届全国政协常委;
2003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2005年不再担任省科协主席;
2006年5月兼任中国科协副主席;
2007年兼任民革中央副主席,
2008年1月山西省第十一届人大常委会副主任,
2008年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
兼任中国化工学会理事兼煤化工利用专业委员会副主任,美国化学工程师学会(AIChE)委员,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太原理工大学学报》主编、《煤炭转化》主编、《Fuel Processing Technology》、《燃料化学学报》、《天然气化工》编委等职务。
    长期从事煤化工研发工作,是我国煤化工科技领域的开拓者之一。
     对煤化工利用中的主要过程煤的气化建立了可模拟工业条件的高温高压多气氛差热测试方法,获得了多种煤种在不同压力和气氛下的气化动力学规律,建立了煤的结构与反应性的定量关系,为煤热解和气化新技术开发与引进气化炉的优化运行提供了指导。对煤化工利用中的关键过程气体脱硫确立了硫的赋存形态和在煤的不同热转化工艺中的变化及分布,据此优化了脱硫技术,开发了系列脱硫剂,取得显著效益。在煤直接利用和转化方面开发成功煤填充高分子复合材料和等离子热解煤制乙炔技术。连续两次作为首席科学家承担国家关于煤热解、气化和多联产应用的“973”项目,提出气化煤气与热解煤气共制合成气多联产模式。作为第一完成人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一等奖7项。
    发表论文500余篇,SCI等收录198篇次,他引120余篇次;授权发明专利22项;出版著作3部,其中《煤的结构与反应性》是该领域的第一部专著。
    谢克昌是“化学工程与技术”学科首席带头人,并负责该学科博士后流动站的工作。1990年被授予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称号,1991年批准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1993年被评为山西省优秀教师,1994年被山西省授予科技功臣光荣称号,1995年被评为全国优秀归侨侨眷教师标兵,1996年被评为全国优秀归国留学人员、山西省优秀专家并被选为中国科协全国委员会委员,1996年获美国传记学会“20世纪杰出成果奖”,1997年获得山西省五一劳动奖章,2002年被评为“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
    近年来,已培养硕士生47名,博士生34名,博士后3名。
2003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本贴已被 作者 于 2009年05月22日 15时39分00秒 编辑过]
-- 作者:
xiedaihe
-- 时间:
2006/6/15 13:45:41
--
               咬定青山不放松
—— 煤科学与技术教育部和山西省重点实验室二○○四年工作侧记
   如果说2003年谢克昌教授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是“殊荣闪烁众人光”的话,那么2004年是谢院士带领他的科研团队“锲而不舍、进而不退、发挥所长、报效祖国”“责任重大当自强”的一年。在过去的一年中,谢院士积极参与国家能源化工决策,在全国政协会议及国内外各种专业性会议上,为国家的可持续发展献计献策,他从国家能源安全出发,提出走循环经济型煤炭能源化工的发展路线。从服务地方经济出发,积极为山西省能源重化工基地寻求新的发展模式,他领导的科研团队在承担科研项目、开展学术交流、人才培养和成果转化方面均取得了历史性的突破。 
详见:
http://www.tyut.edu.cn/meikexue/id_15.htm
-- 作者:
xiedaihe
-- 时间:
2006/6/15 13:48:53
--
福布斯首届最佳大学校长 100名人榜评选大赛
请赶快投票。
详见:
http://www.fubusi.com/dasai/ceo/xiaozhang.asp?id=195
-- 作者:
xiedaihe
-- 时间:
2006/6/15 13:50:27
--
谢克昌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图)
详见:
http://news.sina.com.cn/s/2004-01-06/02111513545s.shtml
-- 作者:
xiedaihe
-- 时间:
2006/6/15 13:51:25
--
心灵深处有乌金:谢克昌院士和他的科研团队(图)
详见:
http://news.sina.com.cn/o/2004-01-07/03001523065s.shtml
-- 作者:
xiedaihe
-- 时间:
2006/6/15 13:52:40
--
欢迎访问煤科学与技术教育部和山西省重点实验室
详见:
http://www.tyut.edu.cn/meikexue
-- 作者:
xiedaihe
-- 时间:
2006/6/15 13:53:16
--
谢克昌院士出席第一届全国化学工程与生物化工年会
(2004-11-09)
详见:
http://www.tyut.edu.cn/meikexue/hy_002.htm
-- 作者:
xiedaihe
-- 时间:
2006/6/15 13:54:07
--
谢克昌院士出席 2004中国国际煤化工及煤转化高新技术研讨会 
(2004-10-31)
详见:
http://www.tyut.edu.cn/meikexue/hy_001.htm
-- 作者:
xiedaihe
-- 时间:
2006/6/15 13:54:44
--
谢克昌院士:发展煤炭能源化工 走循环经济之路
详见:
http://www.chinacleancoal.com/asp/message.asp?id=998
-- 作者:
xiedaihe
-- 时间:
2006/6/15 13:55:54
--
全国政协委员、中科院院士谢克昌在《人民日报》撰文质疑英语教育
时间:2005年1月23日 作者: 来源:北大未名站 
   据新华社电 全国政协委员、中科院院士谢克昌在《人民日报》上撰文认为,在中国现行教育体系中,英语教育地位的过于显赫已对人才培养和选拔等众多方面产生了“负面影响”。 
详见:
http://www.acriticism.com/article.asp?Newsid=6005&type=1006
-- 作者:
xiedaihe
-- 时间:
2006/6/15 13:56:46
--
省城集会庆祝谢克昌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
 
作者:李爱珍 秦洋 来源:山西日报 2004-1-15 9:41:20 
详见:
http://www.sxgov.com.cn/xwzx/sxxw/5286.shtml
-- 作者:
xiedaihe
-- 时间:
2006/6/15 13:58:07
--
专家建议高效开发煤炭资源
-------------------------------------------------------------------------------- 
2005年02月22日 08:49 经济参考报 
陈清如和谢克昌两位院士近日在参加由国家发改委和中国工程院联合组织的贵州省技术创新院士行活动时提出,我国的化石能源资源禀赋特点是“富煤、少油、缺气”,从资源量分析,煤炭具有中长期保证能力。但是煤炭一方面是能源的主要提供者,一方面是大气污染的主要污染源,煤炭对中国而言无疑是两难选择,能源资源禀赋特点和中国的现状决定,洁净煤利用技术是两难中的必然。
详见:
http://finance.sina.com.cn/chanjing/b/20050222/08491373001.shtml
-- 作者:
xiedaihe
-- 时间:
2006/6/15 13:59:11
--
谢克昌:用生命求证 
  新华网云南频道 ( 2006-05-30 ) 
详见:
http://www.yn.xinhuanet.com/people/2006-05/30/content_7129391_2.htm
 
-- 作者:
xiedaihe
-- 时间:
2006/6/15 14:00:07
--
谢克昌委员呼吁 健全人才培养机制和管理体系
详见:
http://www.dxscc.com/Article_Show.asp?ArticleID=2244
-- 作者:
xiedaihe
-- 时间:
2006/6/15 14:01:12
--
院士谢克昌:煤制车用燃料产业发展前景广阔
详见:
http://www.chinainfo.gov.cn/data/200502/1_20050222_104124.html
-- 作者:
xiedaihe
-- 时间:
2006/6/15 14:01:53
--
中国工程院院士谢克昌出新著 
(2005-11-18 10:50:07)
 
本报讯 中国工程院院士、煤化学工程领域专家、太原理工大学校长谢克昌教授新著的《煤化工发展与规划》一书,日前由化学工业出版社出版发行。该书汇集了谢克昌院士从事煤化工事业二十余年来有关煤化工规划与发展的相关内容,体现了我国能源可持续发展和煤化工发展的新观点、新思路,对于发展我国煤化工工业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10月29日,化工出版社举办了该书座谈会。清华大学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倪维斗及国家发改委能源局的有关同志给予该书高度评价。 
详见:
http://www.sciencetimes.com.cn/col40/col102/article.htm1?id=64417
-- 作者:
xiedaihe
-- 时间:
2006/12/6 16:05:43
--
谢克昌院士 发展煤炭能源化工 走循环经济之路 
--------------------------------------------------------------------------------
编辑:煤炭网  2004-3-18
 
    “循环经济是以物质闭环流动为特征的生态型经济,它能使物质和能量在整个经济活动中得到优化,在大幅度提高资源、能源效率的同时,显著减轻对环境的压力。”3月10日,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谢克昌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对循环经济进行了上述解释。
    谢克昌介绍,去年下半年开始,全国出现了大面积“电荒”现象,再次给我们的经济发展发出警报。同时,当经济周期进入以重化工业为主 导的工业化阶段后,除了出现资源消耗多、能源紧张外,环境污染也日益加重。初步统计,全国2003年二氧化硫和烟尘的排放量比2002年增加了8%~15%。而以循环经济为理念,是解决上述矛盾的根本出路。
    谢克昌强调,煤是主要能源和原料,又是主要污染源。要解决这个矛盾,主要途径就是采用洁净煤利用和转化技术,发展循环经济型煤炭能源化工。
    身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太原理工大学校长的谢克昌谈到这个话题时,思路十分清晰:这一技术是根据煤的结构和性质,采用洁净煤和转化技术实现能源和化工产品联产。优点是资源、能源最大限度利用,生态环境最大程度保护,经济效益最佳。具体说:第一,实现煤中碳、氢、氧等有效成分最大程度地转化和利用,同时,使其中的硫、氮等污染成分 得到最有效脱除。第二,能源和化工产品联产。煤炭本身是一次能源,它还可以通过不同的转化方式变成电能、气体燃料、液体燃料等洁净能源。煤炭本身和其转化成的气体、液体、固体又是重要的化工原料,通过能源和化工产品联产,不仅可以实现煤炭资源价值从高到低的梯级利用,而且可以提高能量转化率。第三,经济效益和环境保护同时最佳。循环经济型能源化工注重整个系统的规模经济效益、整个系统的过程效率和污染物的源头控制与回收利用。由于技术和选择是在整体系统分析的基础上进行的,通过洁净煤利用、转化技术和优化集成实现能源化工的联产,形成“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流程,从而达到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同时最佳。
    谢克昌说,和任何一项新技术一样,这项技术的要求事项也很多。首先,要充分考虑到正在开发的、近期可望实现工业化的技术,坚决摒弃浪费资源、污染环境的技术。其次,必须根据煤转化的科学原理和物料流、能量流与信息在资源、能源、投资整体优化中的影响进行评估。真正意义的循环经济型能源化工系统规模大、技术密集、投资巨大、风险大、起步难。实现资源、能源、环境整体最佳效益是其最终目标,在这一过程中除市场驱动和调节外,政府部门的协调和政策支持也是必要的。
 
-- 作者:
xiedaihe
-- 时间:
2006/12/6 16:15:38
--
                  
谢克昌:高度关注人才使用的可持续发展  
【来源:山西日报】  
本报北京2006年3月6日电(记者尚慧辉)人才资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但现在社会,人们往往关注能源、环境、生态等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中国工程院院士、全国政协常委谢克昌呼吁:在大力推进自主创新,创建创新型国家进程中,应高度关注人才使用的可持续发展问题。
 
谢克昌认为,目前社会普遍存在人才使用的有效周期趋于缩短、评价体系不健全、地域分布不平衡、管理服务不到位、缺乏长远机制等问题,一些经验丰富的中年人才受年龄限制过早离开了工作岗位,看学历、重文凭现象有所抬头,中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大量人才不断流失,重使用、轻培养现象普遍存在。谢克昌大声疾呼:人才使用的可持续发展关乎民族复兴大计,应引起各级部门的重视和思考,增强人才使用的周期和时效意识,适当减压减负,关注他们“贡献量”的同时,也要关心他们的“健康度”,不能让他们因过重的工作任务长期透支精力和体力;完善人才使用的科学评价体系,在人才使用中突出“竞争、绩效”意识,让广大科研人才和技术骨干有适度的缓冲、酝酿、积累、创新的时间和空间;健全人才使用的培养机制和管理体系,为其生存与成长创造适宜的土壤。
-- 作者:
xiedaihe
-- 时间:
2008/2/1 14:25:54
--
在2008年1月22日山西省十一届人大一次会议第四次全体会议上,谢克昌当选为山西省第十一届人大常委会副主任。
宝树网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