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SCXDPSCP | |
|
|
等级: 初级谢氏会员 贴子:11 积分:22 谢氏币:0 来自:四川 注册:2004-12-05 |
|
|
|
|
第 10 楼 |
|
|
本人收集了一部分谢氏字辈,供参考。 字辈作为谢姓先祖历史上的文化现象之一,除与姓氏和其他文字一起组成人名外,又有深刻的文化内涵。正因如此,南北朝以后的谢姓人便继承了这一优良传统,让字辈文化一直保留在自己的姓名之中。字辈作为谢姓先祖历史上的文化现象之一,除与姓氏和其他文字一起组成人名外,又有深刻的文化内涵。正因如此,南北朝以后的谢姓人便继承了这一优良传统,让字辈文化一直保留在自己的姓名之中。每辈按顺序使用一字,可用数代数百年,便是在陈郡谢氏基础上更深层意义的发展。最近又有消息说,侨居在泰国等地的谢姓人,建议用辈序昭穆诗的形式,把全世界的宗亲都编人同一个字辈谱中,以期在交往之时,只报一字,便知尊卑长幼。  1. 四川安岳谢氏,祖籍:广东省嘉应州平远县石证乡,世代.祖辈开列於后: 均  药  朱  志  宗       法  梅  佐  右  晨   居  淑  沐  昌  钦       永  世  发  达  盛       到  珍  培  德  天       举  得  石  流  芳   2. 湖南宁新县谢氏用10字作为字辈; 光昌兴宗德,富贵古流传 3.湖北枣阳县谢氏用“24字作为字辈 立修怀德远,伦正泽会长,学典定中道,运开永克昌 5.广东谢氏用“24字作为字辈 士崇文学,道德才华,曰圣维彦,汝克绍嘉,应元启裔, 宏宗世遐  6.河南光山、新县、罗山、息县、固始、商城一带的谢氏,1945年合谱,定派40字,依次是:  中耐成联芳,绍复焕其章;汝克昭明德,慎守尔彝常; 雍熙延祖宪,启迪寿炽昌;国家资屏翰,勋名耀前光。  7.福建闽侯安仁1913年修谱列一至十四世辈行字表为: 喜添元世一文廷,国君兆仲仕日向。 8.江西弋东案山谢氏民国36年七族统宗字行为: 余烈暖林野,众芳揖兰荪;德晖映岩足,胜赏延高原; 远水昭匹练,因晴见吴门;器有成形用,功资造化元。  9.湖北随州谢氏清光绪廿九年 (1903年)辈行字表为:  懋修伦常,昭训万纪,兰玉长荣,贤才济美,诗书流传, 家泽永远。  10.广西横县谢氏1946年族谱,自28代起,将“预定后代班次(班列的次序)”编成歌为:  宏植基绪,锡履南邦;根本孔固,技业蕃昌;培成宝树, 蔚为栋梁;文经武纬,家国之光;克承前烈,长发其祥。  11.台湾叠山公派谢氏自一世起为:  奠贤益朴友,振腾天福文;亭凤日朝阳,锦龙从清云; 上致立久光,科甲仕鸿恩。  12.台湾兴公谢氏自八世起为:  弘开景运长,韶文祖德光;贝振蜚声烈,燮世有书香。  13.台湾宏献公派谢氏自九世起为:  承继南邦曾孙恢祖德,栽植宝树兰桂发天香。 12.广东鹤山谢氏字辈: 国子仕世兴,文德显朝堂,粤东居广肇,清鹤兆嘉祥, 永保常守富,创业万年长”。 14.这是清末民初上一次重修宗谱时,我们江南七省联派的字派,现上传网上,供谢氏宗亲排对,大家可按远祖与联派的有共同血脉出处的同宗找共同的血缘连接点接入,以后对面谢氏同门,就按一统的家派排辈了。呵呵,这样不挺方便吗?字辈为: 同宗继祖盛南邦,从守先模作俊良。中正懋修全秉绶, 亮功班效佐朝章,恒培芳树堂阶映,高振宏义海宇扬。 开定徽言登会纪,贤祠欣起卜延长。 15谢氏祖籍原系湖广宝庆府武岗州龙纲乡长洛冲,地名瓦盖墙,庙王大帝祠下。祖居人氏,于前皇康熙年间,迁于西蜀北道潼川府中江县中村清博乡一德安里,地名有家湾落业居住。启祖祖昌、妣梁氏所生五子:玄霖、玄压、玄拱、玄贵、玄相至后世人多,难以清派是为序也。 荣先维继述裕后乐英贤秩序本天定灵伦在人全 玉树又迪起芝兰更相传家乘恪遵守祥发永延年 16. 福建武平谢氏,康熙年间迁湘. 朝子毓球锦,必大德昌明。发颖奇才著,晗章瑞采声。 品原臻上善,文自应中生”。 17.我祖上四兄弟是湖广迁移过来 .(四川隆昌,彭州) 现在是乐长春忠这四代 公廉洪福大 富贵乐长春 忠厚传家远 诗书玉后坤   18安康谢氏在修家谱时也不忘祖根,并依据武平祖籍家谱中所载20字字辈续补了新的20字字辈,使二者合在一起成为一首完整的40字字辈诗,即: 鼎世有元玉,曰仁裕俊英。克贤承先德,宏业绍凤鸣。 经国继永盛,成家道益明。懋才开景远,启秀庆隆平。 19岳池一带的谢姓人自称是陈郡谢氏的后代,在清朝康熙年间由湖南新陵县迁居岳池资马乡黎梓卫大庙山曾家嘴,始迁祖为谢天元之子谢国训,使用 “天国朝嘉有,永茂芳平治”字辈,后来又迁合川县东里二甲石龙场、广安、龙洞沟等地,进而分成广大族派。民国时期,该支散居各地的谢姓人曾集中在一起排定新的字辈,以便接续已经用完的10个字辈。其所续字辈共有20个字,亦即: “世泽钟灵运,宽仁德义长,玉树延先绪,荣华万代昌。 20.荣县的谢姓人以元末人谢隆福为始祖,最初居住于福建、浙江一带,后在谢余盛时迁居江西瑞金鸡公寨,又于谢永昌时迁居荣县,当时已是清朝初年。如今已传十余代,遍布于县中各地,并使用自己的字辈谱,即: “永世仁德茂,久远益传芳,敏达英才显,琼琳佩玉堂。 21.居住在今惠安一带的谢姓人相传迁自兴州固始朱皋镇。当时同迁的是兄弟四人,分别定居在福州闽县、晋江、惠安溪西、永春坂头等地。其中初迁惠安者失其名讳,被其后代尊为十八公,占籍于二十二都民安里科龙溪西。后来,十八公娶庄五娘,生谢光,并为之娶徐十四娘,生子三人,繁衍至今。在其后代中,居住在今东园镇上仑村的谢姓人尊谢执中孙谢昆山为开基祖,已传23代,有700多户、1700多人。他们使用共同的字辈,自谢昆山以来依次是: 昆肇。文思仕居建,承宗定士邦。英谨希顺志,兴发庆友双。和平济世,忠孝传家。 22.宁化一带的谢姓人多属于客家谢姓,县中的石壁是其祖先迁来时的中转站。其中一支的始迁祖谢文乐相传是申伯的四十九世孙,如今已传51代,亦即申伯的第100世。其自第28代起开始使用字辈,所用字辈依次是: 文得子宗。宇乔宸祥宪,朝显世贤逢。良士应时起,荣华望日崇。 23.漳浦一带的谢姓自称是谢枋得的后代,或以他的字号相称为“叠山派”。始迁祖谢光启初居东区十七都赤水堡清水岩石边,后与三个儿子武庆、承庆、元庆再迁十五都锦湖城,称 “西谢”,后又分衍洋尾石、鸟墩、茂林、东蔡、下墟、后雄、赤湖下品、城边、古史巷、埔仔,以及广东随丰、澄海、台湾等地。其中居住在后雄村一带者,所居之地原称锦湖城月是堡吉春社,以“敬爱堂”为堂号,所用楹联是“东山叠嶂丹山峙,淝水清流锦水长”,现有一百六十多户,人口近千。他们还使用共同的字辈,即: 恩庆为良才,东山久万锦,文锡世道永,汝时孔敏达, 宝树成瑞连,江左声名远,南邦德泽长,还基承继绍, 百代盛流芳。 24.居住在长江一带的谢姓人,其中一支约在明代时由建宁迁来,初居馆前乡双坑口村,现在则主要居住于新桥镇三坑口村一带。其始迁祖谢德麟初来时仅携子谢满子一人,至今已传21世。为了便于宗亲之间的血缘关系维系,该支谢姓人也编写了自己的字辈谱,即: 希君永应日。晋代家风振,明世祖泽长, 人才常蔚起,仕绩庆繁昌。. 25.陕南谢氏字辈 瑞正才能永佑启,祥光英杰世凌云。 家声日振恢前绪,显达西秦著令闻。 26家族原居廣?#124;惠州府興寧縣南廂石公堡水浸圍鍋丘坪,于清朝雍正年间遷至四川省川?#124;道重慶府榮昌縣 家谱上字辈排列: 欲复馨兰玉树  必须秀水清山 景具斯立文  致汝用兹昌 仁义礼智信  和良恭俭让 睦友淵任爱  忠孝廉节香 先定四十宗  万世得相传 27.垫江谢氏二十几个分支中,字辈各不相同,如我们瓦啄林支是: “晋带文明盛,学宗选大庭。克畅弘继述,万世永增荣。”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