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 发布信息 · 用户注册 · 用户中心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网站旧闻 谢氏新闻 谢氏宗祠 谢氏文苑 谢氏视频 谢氏百业 谢氏走访 宝树论坛
首页 谢氏信息 宝树算命 宝树建站 宝树贴图 爱情测试 虚拟社区 宝树学习 动画 幽默 解梦 房产 房源
网站功德 宝树人才 宝树音乐 宝树商城 宝树名人 宝树书法 邮编区号 宝树文学 象棋 悠闲 二手 母婴 留言
网络电视 天气预报 宝树影院 宝树企业 软件下载 火车查询 宝树起愿 宝树查询 生活 休闲 地图 日历 论坛
   宝树论坛  → 宝树论坛 → 各地谢氏专用论坛 → 重庆市谢氏分论坛 → 浏览主题
      重庆市谢氏分论坛(浏览主题) 版主:   [精华]  [事件]  [管理]
 主题:一部介绍“中国当世怪才”谢雄鹰的“奇书”——《南国一鹰》
向版主报告本贴   显示适合打印的页面   将本页推荐给我的好友   将本页加入收藏夹   刷新本页  
hyxieji谢氏兄弟,在线哦!有人找吗?
  
  等级:注册用户 初级谢氏会员
  贴子:28
  积分:28
  谢氏币:0
  来自:广东河源
  注册:2006-03-30
查看 hyxieji 的详细信息 将 hyxieji 加为我的好友 给 hyxieji 发短信 给 hyxieji 发邮件 访问 hyxieji 的主页 hyxieji 的QQ是:854188226 编辑这个贴子 引用并回复这个贴子 回复这个贴子 1
 一部介绍“中国当世怪才”谢雄鹰的“奇书”——《南国一鹰》
《南国一鹰》 奇书一部
文/谢骥


      明代,凌蒙初曾著《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梦觉道人、西湖浪子曾辑《三刻拍案惊奇》,抱瓮老人曾编《今古奇观》,时人还将《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金瓶梅》誉为“四大奇书”。这些古籍名著,皆以“奇”立意,以“奇”著称,以“奇”而万人诵读,以“奇”而千古流传,以“奇”而兀立于中国文学史之上。白驹过隙,瞬间百年。前段时间,出身陕西关中的文坛奇侠尹西农,千里命驾,从北京赶到南粤,仅仅用了一个月的时间,写了一部全面介绍岭南作家、诗人,被誉为“中国当世怪才”的谢雄鹰的传奇人生、奇特人格、奇丽诗文的报告文学——《南国一鹰》,并嘱我为其写一篇读后感。想吾乃一名不见经传的文坛小卒,何敢对前辈大家的大作品头论足?惴惴不安之下,我反复拜读了这部洋洋二十余万字的著作。读罢,我想起了清代文学家张潮的小品文《幽梦影》中的一句话:“发前人未发之论,方是奇书;言妻子难言之情,乃为密友。”而《南国一鹰》一书,不仅“发前人未发之论”,而且写前人未写之事、著前人未著之书、抒前人未抒之情。念及此,我不禁拍案下一定论:《南国一鹰》,“奇书”一部!
 《南国一鹰》之奇,首先在奇人。这是一部奇人写奇人的书。作者是有“中国文坛奇侠”之称的尹西农。他出身行伍,虽然没有成为叱咤风云的将帅,但却颇有大将风度;他后来弃戎从文,虽然以“作家”身份名世,但却颇有武侠风范。他为人直爽,豪气干云,喝酒则大碗而饮,谈吐则大江奔流,遇事则大喜大悲,下笔则大气磅礴。他讲故事,说尽皆是奇事;他写文章,写尽皆是奇书。他写的“中国系列”——《中国魂》、《中国窗》、《中国剑》、《中国兵》等,无一不是如椽之笔,无一不是“大书”;他写的考古报告文学丛书——《法门寺地宫秘闻》、《西周饕餮编钟传奇》、《秦公大墓之谜》等,无一不是神来之笔,无一不是“奇书”。本书的主人公则是有“中国当世怪才”之称的谢雄鹰。他是一名行政官员,却又是一个文学缪斯的忠实追随者,一个纯粹意义上的文人。他有着传奇般的经历,却从不向人透露,从未诉诸文字。他从政三十余年,却丝毫没有政客的圆滑与世故,依然以方正处世,以本色示人。他不是职业作家,却写出了《樊篱》(中短篇小说集)、《花情缤纷》、《鸟意缠绵》(散文集)、《心韵》、《绿韵》、《乡韵》、《情韵》、《花韵》、《鸟韵》、《杂韵》(诗集)、《东江潮》(报告文学集)等11部文学专著,并且囊括了小说、散文、诗歌、报告文学等各种文学体式。其著述之丰,令许多职业作家都望尘莫及;其成就之大,令许多前辈作家也叹服不已。他不是学者,却写出了多部“百科全书”式的著作。他平时公务缠身,难得有闲时、闲情著书写作,却能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在极短的时间内(有时半个月,有时一、二个月)写出一部著作来,让人觉得匪夷所思。他在乡土文学边缘化的大气候下,却坚守着乡土文学创作。他在充满浮躁与喧嚣的文坛里,却能安坐静思,不随人俯仰,不步人后尘,坚持个性化写作,别出心裁,独辟蹊径,自创了一种写作手法——“集成法”,即用同一题材来写一本书,如《花情缤纷》全部写花,《鸟意缠绵》统一写鸟,《心韵》以“心”为题材,《绿韵》以“绿”为题材,《乡韵》以家乡为题材,《情韵》以感情为题材等。在诗集《花韵》中,他还套用了26种词牌来写花;在诗集《鸟韵》中,他还设计了15种图形(如正三角、倒三角、十字型、丁字型、棱型、K字型、反K字型等)来写鸟。这些创作手法,在中国文坛是绝无仅有的,具有独创性、开创性意义(谢雄鹰甚至想将他这种散文、诗歌创作的方式向国家专利局申请专利)。对此,著名文学批评家、广东省作家协会副主席谢望新曾评价说:“采用这种独特方法创作的作家,我看全中国恐怕只有谢雄鹰了。”正因为谢雄鹰之怪,2001年,他被中外名人评选委员会授予“中国当世怪才”称号;正因为谢雄鹰之奇,2007年8月1日,当尹西农听到朋友对谢雄鹰其人、其事的介绍时,引发了他浓厚的好奇心,在未取得谢雄鹰同意的情况下,毅然决然地搭上了南下的列车,找到了谢雄鹰。奇侠与怪才的槎城(广东河源)聚首,首次握手,便成就了一段千里文缘、文坛佳话,也成就了这部二十余万字的奇书。
 《南国一鹰》之奇,其次在奇思。这部奇书,构思奇巧,文思奇妙。全书共14章,题目合起来就是一首琅琅上口的诗:“拜师访友下广东,寻得真情沐春风。河水奔涌入大海,源自雄鹰击长空。探求格律独一体,迷中藏谜雾朦朦,踪迹留芳唱大风。岭南万物皆成韵,南风熏得花更红。飞来百鸟争报春,出自漩涡啼笑中。中流击水铸书魂,国风送我入凌云,鹰却回头谢长空!”这首诗不是一首普通的诗,而是一首藏头诗。抽取每句诗的第一个字,合起来又是两句诗:拜寻河源探迷踪,岭南飞出中国鹰。其构思之精妙,令人击节叫绝!而在行文过程中,更是独具匠心、别有洞天。第一章《拜师访友下广东》以朋友介绍切入,引出谢雄鹰奇人奇事,但又不作详解,只是概述,吊起读者胃口。继而便写南下广东,初见谢雄鹰之情形,并叙写了一些关于谢雄鹰家庭、生活之事,但并未触及其奇文奇事,继续吊起读者胃口。第二章《寻得真情沐春风》,一开篇便写谢雄鹰的“三怪”,给了读者一个措手不及。接着,通过其文学创作历程,阐述了其文章之怪;通过其家乡之行,描述了其乡情之深;通过其险些遇难之事,刻画了其性格之坚;通过其陪友漂流之事,反映了其情谊之重。第三章《河水奔涌入大海》,由亚马逊河蝌蚪的故事,引出谢雄鹰“夺人魂魄、艰苦卓绝”的悲苦童年:母亲用牙齿咬断脐带生出自己、父亲因三粒花生而上吊自杀、兄妹三人被冠以“可教子女”的帽子、自己在极为穷困的条件下艰难地完成学业……由此探寻出了谢雄鹰坚忍、上进、发愤、正直等性格形成的根源。第四章《源自雄鹰击长空》,则叙写了谢雄鹰任中共紫金县委副书记、纪委书记时为民谋利、为民解困,大力推进招商引资工作、推动地方经济快速发展的事迹,抒写了谢雄鹰作为一名党员领导干部,努力践行“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宗旨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切实做到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的公仆情怀和高尚情操。第五章《探求格律独一体》则通过万绿湖与谢雄鹰的比照,反映出了谢雄鹰的处世原则和人格魅力:“活得堂堂正正,活得坦坦荡荡”,引出了谢雄鹰的创作思想和文学观点:“独具一格,独树一帜。”第六章《谜中藏秘雾朦朦》则全面引述了谢雄鹰的文学观和人生观,并通过他读大学时被人冤枉一事,揭开了“怪才”的面纱,深入到“怪才”的内心。我们会发现,一方面,这位“怪才”原则性强,正直方刚,“爱恨分明,直话直说,没有小鸡肠肠,不在背后讲人是非,更不在背后搞人”(谢雄鹰的同学、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现任中共中山市委常委、宣传部长丘树宏语),另一方面,他胸襟宽广,聪明睿智,重情重义……第七章《踪迹留芳唱大风》则撷取了谢雄鹰在工作、生活、文学上的一些佳话来写。第八章《岭南万物皆成韵》、第九章《南风熏得花更红》、第十章《飞来百鸟争报春》、第十一章《出自漩涡啼笑中》,重点评介了谢雄鹰的诗集《绿韵》、《花韵》、《鸟韵》、《心韵》、散文集《花情缤纷》、《鸟意缠绵》和长篇小说《漩涡》(未正式出版)等作品,其中亦夹以对谢雄鹰性格的评点。第十二章《中流击水铸书魂》通过谢雄鹰与赖思平、莫少云等人的对话,再一次全面、深入论述了谢雄鹰的文学观和人生观。第十三章《国风送我入凌云》介绍了谢雄鹰率先在全国回答了什么是“大物价”理念的理论;第十四章《鹰却回头谢长空》则写了谢雄鹰对恩师的感怀、对家乡的感念。这十四章,环环相扣,丝丝入扣,互相渗透,互为铺垫。作者用饱含激情、深情的文笔,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幅美丽的风景画卷,再现了一帧帧奇丽的人生画卷,展示了一部部瑰丽的文学画卷,使我们在触摸到主人公饱满、完美的人物形象的同时,也领略到作者娴熟、高明的文字驾驭技巧。作者在行文过程中,时而和风细雨,时而跌宕起伏,时而慷慨激昂,时而如泣如诉,使得通篇作品极具煽动性和感染力。作者在叙述谢雄鹰的传奇人生经历时,还旁征博引,插述了不少其他传奇故事,使得全书极具趣味性和可读性。如在写谢雄鹰的悲苦童年生涯时,引用了亚马逊河蝌蚪的奇异成长故事、其祖父母的离奇悲惨故事、艾子先生与中国古代蝌蚪对话的寓言故事等;在写谢雄鹰的做人准则和处世原则时,引用了哈伯与洛克菲勒的故事、智者与自杀者的故事等;在评介《花情缤纷》时,引用了中国文学大师汪曾祺和智利著名诗人聂鲁达的故事等等。这些故事,据作者尹西农说,许多是首次引用。他储存在头脑中,信手拈来,像一个神奇的魔术师,妙笔生花,变幻莫测;像一个高超的冲浪手,纵横捭阖,恣肆汪洋。读之,令我们不得不佩服作者的渊博学识和奇思妙想!
 《南国一鹰》之奇,再次在奇事。主人公是“怪才”,自然多奇事;作者是“奇侠”,自然无奇不写。《南国一鹰》一书,既写了谢雄鹰的传奇人生经历,也写了谢雄鹰的奇特文学创作现象。在人生经历方面,其母亲在山路上用牙齿咬断脐带而生出自己,其父亲因过度饥饿拿了公家的三粒花生而悬梁自尽,其祖父为救一名少女而被恶霸捅死,其祖母为守节而到了70多岁还是一个处女,他读大学时被人诬陷为小偷而遭到批斗……在文学创作方面,他写出了许多职业作家都自叹弗如的著作,自创了前无古人的写作手法,他的写作速度快得令人瞠目结舌,他的个性化写作令整个中国文坛为之侧目,为之瞩目。他不仅著作等身,而且政绩斐然,干一行爱一行,干一事成一事;他不仅在文坛上享有较高的声誉,而且在百姓中享有良好的口碑。他把政绩看得很淡,把功利看得很轻,只是把从政当作一时的职业来对待(虽然如此,他还是会竭力做好本职工作,以“对得起这份工资,对得起自己的良心”),却把文学看得很高,把文名看得很重,把文学创作作为终生事业来耕耘,来经营。他的身上,具备一切传统文人所应有的优良品质和文化人格,但却没有许多文人所共有的不良嗜好和人格缺陷。如此奇人,如此奇事,如何不令我们拍案惊奇、啧啧称奇?
 《南国一鹰》之奇,其四在奇情。文人相轻,自古而然,此乃中外文人的通病和痼疾。但是,在《南国一鹰》中,我们看不到丝毫“文人相轻”的痕迹,看到的只有奇奇(奇人与奇人)相重、惺惺相惜。2007年8月之前,谢雄鹰、尹西农还是素未谋面、甚至连对方名字都没听过的陌生人。可是,当尹西农听人介绍谢雄鹰这一“怪才”时,便心生敬慕,不远千里,南下广东,“拜师寻友”。两人初次见面,便大有相见恨晚之感,“忘情地拥抱起来”。尹西农说:“见到你很高兴!”谢雄鹰说:“见到你很惊奇!”一南一北两位作家的心,“就这样开始了相呼相应”。两人年龄相仿(只相差一岁),同为中国作协会员,又同是性情中人,因此在他们身上有着很多相同和相通的东西。此后的几天,谢雄鹰为尹西农设家宴,陪尹西农回故乡、逛瓮潭、漂激流、游万绿湖……他们不分日夜,促膝长谈,谈文学、谈人生、谈经历、谈世事,几乎到了无所不谈、无所不侃的地步。短短几天的交往,他们就由一面之交发展成了莫逆之交。尹西农对谢雄鹰了解愈多,就愈加敬重,由原先的敬慕演化成了崇拜,由原先的平视演变成了仰视。谢雄鹰对尹西农亦极为推崇。在《尹西农这个人》这篇文章中,他说尹西农是“一个大名鼎鼎的人”、“一个极有才华的人”、“一个极其大气的人”、“一个极富感情的人”。两人坦诚相待,知己知彼,互切互磋,互尊互敬。如此奇情,如此厚谊,在中国文坛上,在中国文人之间,确是极为罕见的,极为难能可贵的。
 《南国一鹰》之奇,最后在奇论。尹西农是报告文学大家,是讲故事的高手,但据我所知,他极少写文学评论。可是,在《南国一鹰》中,他一反常规,一反常态,对谢雄鹰的性格特点、写作特色等作出了许多鞭辟入里的评论,俨然成了一名“谢雄鹰研究专家”、“谢雄鹰文学现象评论家”。他这样评说谢雄鹰的为人:“谢雄鹰是一个心灵美丽的人,心美一切皆美,情深万象皆深,犹如他的灵魂画像。这使我想起一个生动的比喻,即人的肩膀挑着一架天平,一边是欲望,一边是心灵的满足,你的心灵应该有足够的砝码来保持平衡。比如‘俗’与‘仙’两个字,人在中间,一边是一个人加一个山谷的‘谷’,那边是一个人加个山谷的‘山’,俗和仙如果能够保持平衡,你就能做一个平正的人。怎么找到那个平衡点是很重要的,你让人不去追求欲望,那是做不到的,那么,你就花一半的时间来追求欲望,一半的力量来使你的心更开阔、更平和。所以,要不被欲望所捆绑,就应该有自己的心灵寄托,而冲洗我们心灵世界的最佳途径就是文学。由是我自感雄鹰的第一流诗文恰如生命的化妆,又如喜雨者最幸福那样,因为不喜欢雨的人,他只有一般的人生快乐,而喜欢雨,那么晴天你快乐,雨天你也快乐,甚至会因为雨水清洗而成为一个明净的人,一个心灵纯洁的人,一个像谢雄鹰那样心美情深的和谐之人。”此评可谓独到而深入。熟知谢雄鹰如我者,也只能认识到谢雄鹰是一个正直之人、一个阳刚之人,却从未认识到他还是一个“心美情深的和谐之人”,想来也确实汗颜。他这样评论谢雄鹰的作品:“岭南诗人谢雄鹰,也许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上,算不上什么大家,但在当今的诗歌圣坛上却是一道奇特亮丽的风景。不是吗?他的十部韵诗已经完成了七部(第八部也将很快横空出世),我们观其诗露其径,心中尘俗的块垒一洗而净,清爽而快慰,那种苍莽浑然的感觉,给人无穷的回味与遐想。雄鹰的诗文,始终表现出内敛的气质,而这神奇隐秘的内敛中却又处处透射流露出一种恣肆与灵性,让人觉得弥漫在其中的情感含蓄而深沉,忧郁而悱恻,凄婉而迷离,气息却又是那么清新自然,沁人心脾,足以怡人性情。静水流淙,笔墨情怀,谢雄鹰就是这样一位永不知疲倦的挥笔者。他多年工作在岭南河源,汇河源山水,树家乡人物,意浓情深,心态平和地表现自己热爱的生活,既无门户羁绊,又无名利之累。于是他的诗歌语言便因此多彩起来,无不透露出一个孜孜善学者的敏感聪慧和丰富阅历、极大的生活洞悉力和庞大的艺术感染力。从他人的嘴里,我知道他阅历丰富、经历坎坷,尤其是青少年时代。但从他这些汪洋恣肆、气象万千的诗文中,我才悟出他是一个思维敏锐、一针见血的人,才读懂了他的热爱生活、志向远大、勤奋努力、机智聪明……”此论可谓独特而到位。他用调侃而真诚的语言对谢雄鹰说:“你的诗作和散文大有读头,许多篇章可圈、可点,许多情节动人心弦,许多布局精彩绝伦,构思巧妙,可谓五脏六腑,大隐于市,藏巧于拙,波诡云谲,雾锁大江,奇峰突兀,大气磅礴,一泻千里,小巧园林,曲径通幽,读之甚为痛快哉!犹如饮了一杯60度的二锅头,又仿佛品尝着麻辣的重庆火锅。”此喻可谓贴切精当,概括性强。我拜读过谢雄鹰的全部作品,有的甚至还不止一遍,却从未得过如此真切、如此准确的认识;我看过不少评论谢雄鹰作品的文章,却从未见过如此有高度、如此有深度、如此有浓度(即高度浓缩)的观点。除此之外,文中还有不少精妙绝伦的奇论,这里不一一列举。看到这些奇论,我唯有叹服:“知谢雄鹰者,尹西农也;论谢雄鹰者,无人能及尹西农也!”
 陶渊明《移居》一诗中说:“奇文共欣赏。”我认为,像《南国一鹰》这样一部融汇了“奇人、奇思、奇事、奇情、奇论”的“奇书”,是不可多得的,是足以令我们拍案惊奇的,是值得我们共同欣赏的。

文章来源:http://hyxieji.blog.tianya.cn/
(作者简介:谢骥,网名宝树骏马,广东省作家协会会员、国际网络作家协会广东分会会长、中国网络文学联盟驻站作家、一刀文学网贵宾专栏作家。1978年生于“中国鹰嘴蜜桃之乡”——广东省连平县上坪镇。自幼酷爱文学,初中时期开始在《中学时代》、《中学时代报》等报刊发表习作,迄今已在《华人》杂志、《人民日报》、《中国经济周刊》、《时代潮》杂志、《南方日报》、《南方都市报》、《南方农村报》、《羊城晚报》、《北京晨报》、《香港商报》等各大报刊发表小说、散文、杂文、诗歌等各类文学作品及新闻通讯类作品100余万字;著有散文集《轻言狂放》、《萍踪心影》、诗集《天马行空》等;主编有学术著作《一门三世四督抚》、《九连风》杂志等;有多篇作品收入其他文集。)

 
谢骥,1978年生于广东连平,系中国散文学会、中国诗歌学会、广东省作家协会会员,中国青年作家协会专栏作家会员,中华文化研究会作家分会理事,国际网络作家协会广东分会会长,中国网络文学联盟驻站作家,一刀文学网贵宾专栏作家。著有散文集《轻言狂放》、《萍踪心影》、诗集《天马行空》、长诗《探访河源》等;主编有学术著作《一门三世四督抚》等。
   2007-09-19 23:39
 hyxieji 的IP是:219.129.*.*  操作系统: Windows XP,浏览器: Internet Explorer 6.0 
本主题回复0贴,浏览688人次,分页: [1]
 → 快速回复:一部介绍“中国当世怪才”谢雄鹰的“奇书”——《南国一鹰》
  您是否还没有 注册 或还没有 登陆 本站?!
关于我们   谢氏聊天   友情链接   留言   后台管理
版权所有:宝树网  http://www.xieshi.org/    投稿邮箱:55977168@qq.com 广告热线:15677189169    
Copyright(c)全球谢氏宗亲网 站长:谢欢 电话:15677189169   联系站长:15677189169 技术QQ:55977168    桂ICP备07004993号   
宝树网站数据统计:文章总数 8874 篇,论坛贴子总数 30448 贴,今日论坛发贴 0 贴,网站谢氏登记9920 人,最新注册的是:海南谢邦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