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大招风是主因 小香玉艺名“摘名”内情 |
|
作者: 出处: 更新时间: 2005年06月21日 |
豫剧大师常香玉生前要求收回孙女艺名使用权继承权。
在著名豫剧表演艺术家常香玉去世一年后,媒体近日披露了她于2004年5月中旬委托律师发表的声明,声明中称要“收回陈百玲对‘小香玉’这个艺名的继承权和使用权”。常香玉在声明中强调当初给孙女陈百玲起艺名叫小香玉,是希望她把常派豫剧表演艺术继承和发展下去。没想到“从1997年开始,她就不按照这个承诺办事了”。祖母希望孙女经常上演《拷红》、《白蛇传》、《花木兰》等常派名剧,而小香玉却背离了这一承诺,改演别的节目。其中最常见的就是,每年春节晚会上小香玉率领她的一帮“娃娃军团”表演的武术+演唱的节目。因此,常香玉对孙女的不满是导致常香玉忍痛割爱的直接原因。
此事在中国剧坛一石激起千层浪,引起了各界的关注。而媒体众说纷纭的报道也让此次“声明”事件更为扑朔迷离,对于这场“摘名”风波,小香玉坚称自己不会改名。昨日,小香玉的前夫兼艺术搭档———中央电视台乡村俱乐部栏目总导演王为念向记者透露,此次“摘名”事件背后另有隐情。
小香玉:豫剧需要发展
对于奶奶常香玉在声明中指责小香玉“走的路与当时对她的承诺南辕北辙”,小香玉坚称没有违背继承和发扬豫剧的誓言,只是在继承和创新两个方面,和奶奶没有达成共识。她说:“奶奶代表的常派唱腔是在当年吸取各方所长、融会贯通而成的。我现在也同样在吸取其他艺术表演的长处,来丰富我们的豫剧,但奶奶不以为然。我跟她其实是三代人,很多东西都在发展、变化——我们不能永远都表演《花木兰》和《白蛇传》。这么多年,我一直在努力做好豫剧的发扬工作,比如办学,比如参加各种节目都演唱豫剧。我和奶奶的分歧就是代沟问题,我不认为传承豫剧艺术要一成不变,我希望有新的时代元素糅合进来,保持豫剧的生命力。”
我不会改名字
至于常香玉在“声明”中要收回小香玉艺名一事,小香玉平静地说:“我叫了这么多年的小香玉,它已经成为我生命的一部分,所有人都只知道我叫小香玉,你说如果我不叫小香玉了,那我叫什么?”对于奶奶会在临终前写下这样的声明,小香玉一时无语,“我对我奶奶一直很敬重,无论是在艺术领域还是在做人的方面。我很爱她,的确在豫剧发展的问题上我和奶奶有些分歧,我们之前也就这事谈过,这只是因为两代人观念不同而已。”
前夫:“声明”事件是家务事
小香玉并不是常香玉的亲孙女,其父是小香玉爷爷陈宪章与前妻的孩子,其父六岁时,陈宪章才认识常香玉并与其结为夫妻。“虽然小香玉长大后才知此事,但她一直把奶奶当亲奶奶,直到现在都是这样。”昨天,记者接通小香玉前夫王为念电话时,他忍不住为小香玉打起了抱不平,“尽管一年前我就和小香玉离婚了,但是这事外界并不知道,所以这两天总是有人给我打电话。对于‘声明’事件,我还是要为小香玉说几句公道话,这事绝对不像外界传得那么简单,如果大家能到河南来了解一下,就会发现小香玉家的家族矛盾其实是很厉害的,这次‘摘名’事件纯粹是家庭纷争的延伸。”
摘艺名对小香玉不公平
王为念和小香玉结婚多年,除了生活上互相照顾外,王为念还是小香玉艺术上的“幕后军师”:“在认识小香玉前,我一直是电视台的节目编导,和小香玉结婚后,我开始为她写一些豫剧作品,之后大家在春节晚会上看到的豫剧音乐剧,百分之八十都是我替她写的。在豫剧发展路上,我们走得很辛苦,但无怨无悔。我们都觉得一个剧种的发展必须与时俱进,不可否认《白蛇传》、《花木兰》等经典剧的确是豫剧的镇山宝,但不能因此而止步不前,坦白说,面对春晚只要求几分钟的节目,如果不适当作些改良和调整,豫剧又如何能够入选;这样的作品在春晚上的亮相,为豫剧能走向全国所带来的作用是有目共睹的。如果仅仅因为小香玉没有定时定点上演豫剧保留剧目,而说她违背诺言,那是不公平的。”
“树大招风”是主因
对于“声明”事件之所以会在常香玉老人逝世一年后,才浮出水面,王为念分析“树大招风”才是真正原因。他说:“一个家庭两条血脉,这对子女来说总会产生些影响,据我所知,其实小香玉的家庭矛盾一直存在,这个事也许有人为因素。毕竟小香玉是这个家庭里最能继承老人衣钵的孩子,而她又不是嫡亲的,如今事业做大了难免有‘树大招风’之嫌,况且常香玉临终时年事已高,而祖孙俩在豫剧发展问题上本来就有不同看法……但无论怎么样,一个老人在临终时写下这样带有悲剧色彩的‘声明’还是让人遗憾的,我只是希望大家能够多想想小香玉这么多年来为豫剧做出的贡献,不要误会了一个为豫剧奉献了那么多心血的女性。”
链接
法律界人士认为:公民有使用自己姓名的权利,笔名、艺名都是姓名权的一部分,而作为给人起名字的人,虽然有权起名但没有强迫当事人使用这个名字或一旦使用后又将其撤销或收回的权利。常香玉能否收回“小香玉”名号一事,关键在于二人是否在当初有过明确约定,如使用或者收回的前提要件等,这样的口头约定也可以,但要有相关证明才能使其具有法律效力。
(本文已被浏览 1824 次)
|
|
|
|
→ 评论内容 (点击查看) 共0条评论,每页显示50条评论 浏览所有评论 |
|
→ 发表我的评论 |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 |
本站有权保留或删除您发表的任何评论内容;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