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 发布信息 · 用户注册 · 用户中心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网站旧闻 谢氏新闻 谢氏宗祠 谢氏文苑 谢氏视频 谢氏百业 谢氏走访 宝树论坛
首页 谢氏信息 宝树算命 宝树建站 宝树贴图 爱情测试 虚拟社区 宝树学习 动画 幽默 解梦 房产 房源
网站功德 宝树人才 宝树音乐 宝树商城 宝树名人 宝树书法 邮编区号 宝树文学 象棋 悠闲 二手 母婴 留言
网络电视 天气预报 宝树影院 宝树企业 软件下载 火车查询 宝树起愿 宝树查询 生活 休闲 地图 日历 论坛
   谢氏网站欢迎您!让我们全球谢氏网友相聚谢氏网络空间!  信息:谢氏网站站长联系QQ:55977168 投稿信箱55977168@qq.com
谢晋,一个爱看书的电影导演
作者:谢永均  出处:谢永均  更新时间: 2008年12月11日 
谢晋,一个爱看书的电影导演

上海大学影视学院  谢永均




在电影理论家越来越强调影像本体和银幕造型的年代里,谢晋,一个对文学情有独钟的电影导演,依然保持着知识分子那种热爱读书的生活习惯,保持着对社会科学、文史领域的持续关注,这似乎并不符合电影艺术的潮流。然而,谢晋电影里那种浓厚的知识分子情怀,却是很多后辈导演所缺乏的,谢晋电影里那种深遂的文化品位,也是很多电影人所仰慕不已的。实际上,谢晋电影的这些特质,与他爱看书的生活习惯是分不开的。

从上虞到上海,满屋子都是书

去过谢晋家的人都知道,他家里没有豪华的现代家具,有的只是书架和书。在上虞老家他的二楼卧室里,放着一个大书架,书架上摆满了书;卧室对门的储藏室里堆满了纸箱,纸箱里面装的也是书;一楼还有一个大书房,里面全是书架和书刊,其中电影、文学刊物摆放整齐,书架上还分门别类地贴有标签,俨然一个小型图书馆的模样。在上海的家里,谢晋也有一个专用书房,紧贴两面墙放着五个大书架,书架上摆满了各类书籍。

作为一个电影导演,谢晋的个人藏书量是十分惊人的,甚至超过了很多职业作家。从《风水探源》到《中医验方汇选》,从《近代中国土匪实录》到《世界通史》,从《笑傲麻将桌》到《孙子兵法》,从《吴三桂、陈圆圆传奇》到《基督山伯爵》,从《刑法学全书》到《电影艺术词典》,从《与100名老板对话》到《艺术研究:类型与范式》,谢晋导演的藏书涉及到各种门类,可以说是无所不包。异常丰富的学识,是他成为一个伟大导演的基础。

从儿时起,谢晋就与书结下了不解之缘。10岁生日那天,父亲送给他一套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小学生文库》,从此他就对书爱不释手。他最痴迷的书当推《红楼梦》,在他遗留下来的笔记本里,其中就有一个手抄《红楼梦》的本子。据家人回忆说,在家的谢晋大多数时光都是在书房里度过的,他最喜欢在深夜里看书和写作。替他看守上虞老家的范阿婆回忆说,谢晋在老家小住的那些时间里,也是经常坐在庭院里看书。而当年与他合作过的那些老电影人则回忆说,谢晋出差的时候也随身带着书,在旅馆房间里,他经常看书看到后半夜。

读书看报,关注国家社会热点

谢晋出生在一个动荡不安的时代,从小就因为战乱而展转大江南北,不知道换了多少个学校,才完成他的中学学业。动荡不安的时局激发了他的爱国主义热情,培养出了他对国家社会热点问题的敏感度。谢晋征订的各类报刊杂志不下十几种,他最爱看的便是《文汇报》、《解放日报》、《新观察》和《半月谈》等。通过读书看报,他时刻保持着对社会时局的高度关注和深刻思考,这些关注和思考不断地体现在他的电影作品里。

很大程度上讲,谢晋电影之所以吸引观众,就是因为其题材的现实性。《女篮五号》讲述的是新旧社会的时局变化如何影响两个人的爱情,同时也展现了当时人们对于体育运动的不同态度;《红色娘子军》则是过去革命故事的再现,讲述的是革命如何改变个人的命运;《天云山传奇》《牧马人》《芙蓉镇》关注的都是人们对反右运动、文化大革命的沉痛反思;《高山下的花环》关注的是当时备受瞩目的中越战争;《最后的贵族》则关注了当时的出国热潮。所有这些电影,其实质都是在梳理社会时局与个人命运之间的关系,关注思考的都是国家社会的政治热点问题。从某种程度上讲,谢晋导演关注国家社会热点的那种“与时俱进”的品质,得益于他坚持读书看报的生活习惯。

勤奋好学,遍览中外电影书刊

我们往往只关注谢晋电影的故事叙述、人物刻画和主题表达,却不怎么去关注其镜头语言和视觉造型,这并不是因为其镜头语言运用得不够出色,也不是因为其视觉造型设计得不够契合,而恰恰是因为其镜头语言的流畅和视觉造型的精准,让我们忽略了它们的存在(第五代导演则是过分突出了视觉造型的表义功能)。在《女篮五号》、《天云山传奇》和《牧马人》等影片中,每逢对过去事件的回忆,“闪回”镜头都运用得恰如其分,其镜头衔接的流畅程度丝毫不逊色于当时的好莱坞电影。特写镜头、运动镜头以及变焦镜头的使用,谢晋导演无不精通。实际上,与同时期中国大陆的其它影片相比较,谢晋电影在制作的精良程度上也是数一数二的。
    
我们知道,谢晋是学习戏剧出身的,他并没有在影视学校系统地学习过蒙太奇法则和视听语言,那么他是如何熟练掌握电影语言的呢?答案就是自学。谢晋是一个勤奋好学的导演,对于这一点上影老厂长徐桑楚深有体会,徐老回忆说,在没拍片的时间里,谢晋总是在看书。在谢晋的书架上,整齐地摆放着《电影艺术》《当代电影》《亚洲影视》《大众电影》等影视刊物,它们体现了谢晋对国内外电影创作现状的关注;另一些书架上摆满了电影学专业书籍,比如《戏剧与电影的剧作理论与技巧》《电影语言的语法》《电影剪辑技巧》《希区柯克论电影》等,它们揭示了谢晋对电影专业知识的学习历程。

从小说、历史中发现电影故事

回顾谢晋电影,不难发现这样一个规律,他的很多电影都是根据小说改编而成的。《天云山传奇》根据鲁彦周的同名小说改编,《牧马人》根据张贤亮的小说《灵与肉》改编,《高山下的花环》根据李存葆的同名小说改编,《芙蓉镇》根据古华的同名小说改编,而《最后的贵族》根据白先勇的小说《谪仙记》改编……。放眼望去,谢晋导演最具影响力的几部电影,全部都是根据小说改编而成的,这不是一种偶然现象,这跟他爱看小说、关注文学的生活习惯是分不开的。

谢晋喜欢翻阅文学杂志,《小说月报》《小说选刊》《收获》《当代》等期刊都是他获取电影灵感的重要来源,小说《天云山传奇》是他在《清明》杂志上发现的,而小说《灵与肉》是他在《朔方》杂志上发现的。畅销小说他也一定不会放过,譬如他看了《中国足球沉浮录》就萌生了拍摄足球影片的想法,看了《到美国去,到美国去!》就产生了拍摄留学题材影片的灵感。据上影老厂长徐桑楚回忆说,谢晋在厂里一天到晚喜欢打听剧本的事情,发现了好剧本二话不说,拿回去一个通宵就能看完。

正是谢晋对文学的热爱和对好故事的渴求使他养成了爱看小说的习惯,在他的书架上,外国名著《悲惨世界》《飘》《牛虻》《契诃夫小说选》等赫然在列,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芙蓉镇》《钟鼓楼》《少年天子》《第二个太阳》等独占一格,还有《荡寇志》《御香缥缈录》《小刀会英雄传》等众多民间杂说。除了小说,他还爱看历史,经常在正史和野史中寻找电影灵感。他的书架上放着数目众多的历史书籍,不仅有《二十四史》《清朝全史》《中国古代北方各族简史》等大部头史书,还有《昭君和昭君墓》《明代特务政治》《近代中国帮会内幕》等小册子。在他的书架上,还有几本厚厚的大书《鸦片战争》,不知道电影《鸦片战争》是不是从这套书里面得到启发的?

与作家们交往甚密、友谊甚笃

谢晋导演不仅关注文学,还与很多作家有过密切的来往,他们之间的伟大友谊更是成为文艺界的佳话。谢晋的很多藏书都是作者赠送给他的,书的扉页上都有作者亲手题写的赠言“谢晋导演惠存……”,通过这些赠书就可以看出,谢晋和很多作家交往甚密,比如梁信、李准、张贤亮、鲁彦周、叶文玲、古华等。

从1959年拍摄《红色娘子军》开始,谢晋便和作家梁信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他们当时就商量过,要把历史上著名的“赤壁之战”搬上银幕。20世纪70年代末,梁信明确提出,希望谢晋来拍摄自己的剧本《从奴隶到将军》,然而合作未果。20世纪90年代初,两人旧事重提,再度商讨“赤壁之战”的拍摄构想……。

筹拍电影《牧马人》和《高山下的花环》的时候,谢晋都是请了李准来编写剧本,他们因此结下了深厚的友谊。1989年秋,谢晋打电话给李准,说要到郑州去看他,并希望李准将剧本《冤孽》修改一下拍成电影(即后来的《清凉寺钟声》)。李准当时因病住在医院里,对剧本改写力不从心,坚决不让谢晋来看他。谢晋听说李准生病,更加坐不住了,马上跑到郑州去看他,两个老朋友一见面就掉下了眼泪。

1981年,谢晋从张贤亮的小说《灵与肉》里得到灵感,拍摄了电影《牧马人》,从此以后,他就与张贤亮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后来两个人又合作了电影《老人与狗》。张贤亮回忆说,作为一个历经磨难、刚刚崛起于文坛的作家,自己的创作敢于不断突破当时的禁区,与谢晋的支持是分不开的。在担任三届全国政协委员期间,他和谢晋每年在北京见面,两个人一见面就有说不完的话。

只看书不过瘾,还要亲自写书

爱看书的人迟早会产生写书的冲动。谢晋写了本《谈艺录》,还亲自到书店参加首发式,面对四面八方来的读者他逗趣地说:“我经常出席自己电影的首映式,参加书的首发式却是生平头一回,这本书的价格还不到酒吧的一杯咖啡钱,请各位多捧场,多买几本。”话音刚落,书就被抢购一空,家乡绍兴还打来长途电话包销三千册,可见他的书和他的电影一样受欢迎。

《谢晋电影选集》丛书是以18部谢晋电影的完成台本编写而成的,同时还收录了导演阐述、著名影评以及多幅剧照和海报。在《谢晋电影选集》的签名售书现场,谢晋导演对“电影人出书”表达了自己的激动之情。读者们排起了几十米长的队伍,保安人员不得不前来维持秩序,谢晋不顾出版社人员的劝阻,从上午10点一直签售到12点半,热情对待现场的每一位读者。

遗愿在书中,还想拍几部电影

作为谢晋、谢衍父子二人共同的朋友,纪录片《大师谢晋》的导演石川向人们透露了谢晋导演的遗愿,他还想再拍几部电影。一部是《大人家》,讲的是一家上海老戏院创始人的发家史,谢晋前段时间反复看了《大人家》这部小说,他很喜欢里面的故事情节,已经打算找投资方洽谈拍摄事宜了;一部是讲述桥梁专家茅以升的《中国桥魂》;一部是浙江山村女教师执教的感人故事;还有一部是《我来过,我很乖》,描写一个患了白血病的孩子得到别人的救助,但最终还是没能活下去,在临终时孩子要将那些善款全部捐献出来。

谢晋一生走南闯北,却始终心系故乡,他一直想拍一部关于故乡上虞的作品,但这个愿望最终没有实现。“他说自己一直有个遗憾,拍过这么多电影,虽然都将故乡的元素融进去了,但没有拍过一部真正以故乡为内容的电影,息影前一定要完成这个心愿”,浙江作家顾志坤回忆道。

在谢晋导演的书房里,我们的确看到了《一片丹心化彩虹——桥梁专家》《越中杂识》《上虞文史资料》《上虞乡贤文化》《东山舜歌》《舜水长流》《爱我谢塘》等书籍资料,这说明谢晋导演生前的确在酝酿着上述的那些拍片构思。作为一个爱看书的电影导演,谢晋导演的书房里还潜藏着多少个电影遗愿,我们不得而知。唯一明确的事情就是,作为热爱电影的后辈,我们一定要尽最大努力,去继承谢晋导演的遗志,为中国观众打造出更多的优秀电影。(文/谢永均,上海大学影视学院)
 (本文已被浏览 1921 次)
 发布人:谢欢
 → 推荐给我的好友
上篇文章:论论辈分
下篇文章:中团樊载公世系(源流考及在平南发展) 概况
  →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文章

  → 评论内容 (点击查看)   共0条评论,每页显示50条评论   浏览所有评论
(没有相关评论)
  → 发表我的评论
您的姓名: 您的Email:
评论内容:
250字内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须知 →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
  • 本站有权保留或删除您发表的任何评论内容;
  • 阅读排行
    · 谢琳,女高音歌唱家,...
    · 谢氏族谱
    · 中国姓氏网站大全
    · 中国的谢姓姓氏图腾
    · 寻找字辈
    · 谢氏四房世辈
    · 谢氏宗亲应该注意的问...
    · 差干谢姓的开基始祖据...
    · 各位姓谢的兄弟姐妹们...
    · 安徽枞阳水圩谢氏族谱
    · 美女明星-谢雨欣(艺...
    · 南京市溧水县柘塘艾元...
     
     
    推荐文章
    · 广西昭平谢家历史  ...
    · 崧高(尹吉甫赞申伯的...
    · 湖北赤壁(蒲圻)大成...
    · 龙川山池谢氏概况
    · 谢晋,一个爱看书的电...
    · 谢天锡其人其画
    · 东极真人谢自然(长篇)
    · 请大家为我儿子投一票,...
    · 广西平南县思旺古榄谢...
    · 湖北谢崇德诗选
    · 泗门谢氏祖训24条
    · 寻根
    关于我们   谢氏聊天   友情链接   留言   后台管理
    版权所有:宝树网  http://www.xieshi.org/    投稿邮箱:55977168@qq.com 广告热线:15677189169    
    Copyright(c)全球谢氏宗亲网 站长:谢欢 电话:15677189169   联系站长:15677189169 技术QQ:55977168    桂ICP备07004993号   
    宝树网站数据统计:文章总数 8874 篇,论坛贴子总数 30448 贴,今日论坛发贴 0 贴,网站谢氏登记9920 人,最新注册的是:海南谢邦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