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要市金渡镇耕沙谢氏几点疑问 |
|
作者:谢应初 出处:自创 更新时间: 2011年07月17日 |
关于高要市金渡镇耕沙谢氏几点疑问:
    耕沙谢氏现属广东省高要市金渡镇耕沙村 ,时移民在宋隆河畔围垦,故名耕沙。该村在宋隆河下游,故名下沙。据推算,开村祖谢士雄约于清朝康熙或雍正年间迁来。 生四子德修 .圣修 .成修 .恒俢(意修) 开族约300年。丁口900人总人口约1500人。 德修. 圣修.世居耕沙计始祖传十二世 ,成修 恒俢(意修)于清时跟随母亲迁广西平南县不详待查。 我族德修公裔六世豪字辈有谢广迁郁南不详 。耕沙谢氏族裔还有迁梧州 肇庆 深圳 广州 韶关等地。 现知耕沙谢氏族系为:缵一衡一安一琰一峻一密一庄一朏一譓一哲一祝一陛一京一爱一益一师一尧臣一懿文一善继一涛一绛(生景初 景温 .景平. 景清. 景回 .景之)一景清(生元禄 .安禄 .惠禄 .成禄)一成禄一经一尊仁一绍元(生世乔. 世华)一世乔 一千之一廷信(生云(宏)道. 云(宏)霖 .云(宏)江)一云江后传十几代?(待查)传至我祖士雄。我族暂缺由士雄上至宏江祖十七八世不详。 确实由始迁何处不详。 我房国兴公字辈为: 士 修 国 仲 高 豪 文 家 芳 华 应 宏   经商议后两辈为:生 光
一:几点确证如下:
据老一辈父老讲:耕沙谢氏始祖由老一辈囗述流传是谢宏江世裔。其有二点本应属可信。   1:其在民国36年(1947年)高要县志记载:云江之后于明洪武间有迁居安怀堡耕沙村者(今属东安乡是否由漕湾迁来不可详)今凡二十五世丁口约一百六十人建有宗祠 。
2:一直以来我村妇女在品神时经常会念说:漕湾渡. 河傍村 .吉庆社 .等有关话语,直至现在。经查漕湾渡. 河傍村是宏江聚居之地。
二:但亦存在几点疑问如下:
1:经了解我族由开村至现在未曾留有族谱,无确实证据可证明我族实乃来自漕湾是宏江之后,只是囗传。
2:现族谱是2006年由各房整理后于2009年我等若干人新编写而成。族谱中很多遗失.遗忘未能确实.查证主要的有如下:
(1):我族开村士雄公至宏江祖相隔约17至18代没有记载(根据宏道.宏林世系及高要县志记载推算)。 (2):我族士雄公由几时开村 .始迁何处 .出生及死亡等都没有记载。(据肇庆地名志记载明洪武二十七年(1394年)建村,约616年。但经推算我族只有十二传约三百年其中竞相差三百多年,估计是指宏江祖的时间)。 (3):我族士雄公生四子(德修.圣修.恒修.成修)。德修.圣修世居于耕沙而恒修.成修据老人相传踉母亲迁于广西平南县。经查未果) (4):我族德修公六世祖豪字辈谢广是太平天国红巾军高要分会一首领(在宣统高要县志及肇庆大事记中亦有记载确有此人)其人相传后来太平天国失败后携一干手下迁于郁南某地开村,暂未经查证。
3:另于2010年4月25于永安扫暮时发现莲唐宏道祖则有五世祖保禹公石碑记载,其宏道十八世孙有一人名士雄与我族士雄名字相同。代数相似。是否同一人将有待查证。
推算:  (现传12世)
1: 宏江(云江) 开村时间为: 明洪武二十七年(1394)
2: 宏江(云江) 至现在:2010-1394=616年(引用地名志)?
3: 士雄立碑时间为: 雍正十一年(1733)  (不一定是死亡时间)
4: 士雄(立碑)至现在:2010-1733=277年?
5: 宏江(云江) 至士雄(立碑) 时间为:1733-1394=339年?
                                      士雄十一世孙: 应初 编                                        公元2011年7月17日
(本文已被浏览 1165 次)
|
|
|
|
→ 评论内容 (点击查看) 共0条评论,每页显示50条评论 浏览所有评论 |
|
→ 发表我的评论 |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 |
本站有权保留或删除您发表的任何评论内容;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