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 发布信息 · 用户注册 · 用户中心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网站旧闻 谢氏新闻 谢氏宗祠 谢氏文苑 谢氏视频 谢氏百业 谢氏走访 宝树论坛
首页 谢氏信息 宝树算命 宝树建站 宝树贴图 爱情测试 虚拟社区 宝树学习 动画 幽默 解梦 房产 房源
网站功德 宝树人才 宝树音乐 宝树商城 宝树名人 宝树书法 邮编区号 宝树文学 象棋 悠闲 二手 母婴 留言
网络电视 天气预报 宝树影院 宝树企业 软件下载 火车查询 宝树起愿 宝树查询 生活 休闲 地图 日历 论坛
   谢氏网站欢迎您!让我们全球谢氏网友相聚谢氏网络空间!  信息:谢氏网站站长联系QQ:55977168 投稿信箱55977168@qq.com
广西谢氏由广东西迀入桂初探
作者:谢爱强  出处:  更新时间: 2013年05月15日 
谢氏由广东西迀入桂初探 
作者: 谢爱强

 
    桂东(包括广西原梧州地区、玉林地区10多个县市)据粗略估计谢氏共有30万人左右。其有一个共同特点,即各宗支先祖绝大多数是由广东西迀而来。此外广西西江沿岸,由梧州到百色、龙州、柳州,凡讲粤语——广州话(俗称白话)者,大多数先祖也由广东西迀而来。总的来说,估计广西90万谢氏有三分之一以上,始祖由广东西迁而至(另外季一公后裔也约占了广西谢氏三分之一)。
广西这些始祖由广东西迁的,据不完全统计约有一二百个宗支。有记录或传说的,迁入时间最早自元朝起,多数是明清,民国以来也陆续有。如統计得准确的梧州市属各县谢氏从元朝至建国初期,陆续迁居、开基到创业计有61个宗支,现有人口43000多,分布于全市49个乡镇。梧州谢氏61个宗支中明确从广东直接迁来的有36个,其余仅知来自福建的有4支(也许有曾暂住广东的经历的),安徽、江西、湖南各一支,其他从区内各地迁入,其先祖也多由广东迁来。
更具体的还有,梧州市的岑溪谢氏宗支多,人口多,分布广。全岑溪市共有20个宗支,24700余人(占全市人口百分之二以上)。岑溪谢氏迁入时间最早的是在元朝,最晚的是在共和国建立之后。最大的宗支已传25代人口9000余。藤县谢氏11个宗支10000余人,从广东、福建迁入的有8个宗支,区内迁入的3支(均来自相邻的平南县)。苍梧县谢氏人口6150余,共分17个宗支,外省迁入的有13个宗支(其中广东12个),其余4个是从邻县迁入。蒙山县人少,谢氏1800余人,宗支亦多,且分布广,全县9个乡镇均有谢氏人居住,在22个宗支中,仅有1个是从湖南迁入的。
笔者祖居平南县,本人多年调查、统计,全县26个宗支(未包含建国后到平南工作落籍者)约3万宗亲,分布于22个乡镇中的19个,每一支先祖都是由广东西迁而来的!
另据手上收集到的材料:贺州八步区(原贺县)谢氏约五万人,公会镇占30000多。公会谢氏,分六大房,有五房为申伯七十四世逢春公之裔孙,分别都由广东西迁而至。从清嘉庆到道光三十多年时间,陆续从广东迁公会的谢人约有120户,计300人左右,发展到现在3万多。
陆川登泰公支系由广东化州迁来,现今登泰公支系有30多万人(大部分在广东)。陆川谢氏有九万多人(广西谢氏最多的县),登泰公支系除陆川外还广范分布于广西的博白、浦北、合浦、防城、合山、桂平、柳城、北流、崇左、扶绥、马山等县。
更多的由广东西迁谢氏简列如下:昭平县意清公明朝万历年间从广东南雄珠玑巷迁昭平县庇江;扶绥县世明公于明朝由广东南海迁入;柳州三江县谢氏自福建迁广东再到广西三江;富川县谢氏系清乾隆末年由广东龙川县迁来;玉林兴业县谢氏系清朝年间从广东兴宁县或龙川县迁来;桂平市蒙墟镇谢氏系清乾隆二年从广东惠州府归善迁来;柳城县东泉镇谢氏系清咸丰同治年间从广东嘉应州迁来;崇左县(太平府崇善县)谢氏系清末从广东迁来;宁明县谢氏部分系清朝初期从广东嘉应州迁来;……
谢氏由广东西迁的原因, 和其他姓氏一样, 多出于仕宦、经商、逃难和开发迁移。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口的增多,人们多向往地广人稀之处,从而由东往西迁移,进行“西部开发”,从发展在先广东移到尚属蛮荒的广西。其中或有为官广西,致仕落籍,举家迁来(有的本来就联姻辖地)。或有游历山川,取赞风水,另选谋生之处。或应邀迁徙,随族迁移,而后四向分居,散布数县百里。或有妒气亲朋、结怨乡邻。或有得罪官府,劫富济贫,械斗逃逸,最后埋名隐姓藏匿异地于广西。或有冒险出走遇阻,因祸得福(如安南陈朝开国皇帝谢升卿)。
例如,平南东华谢氏先祖明初受命平乱定居;岑溪大业镇谢氏先祖景容公,于明洪武十八年,从豫州守备将领任上(豫州治所在今安徽寿阳县)奉旨入岑平冦,功劳卓著,朝廷赏赐他世袭士舎名役,给田戎良兵耕守遁年;藤县县城珠沙井谢氏始祖、明成化元年举人弘庆公,为广东东莞鳌山乡石龙村人,恩赐进士,于成化二年奉调广西,历任苍梧、藤县知县,为藤州正堂,后定居藤县县城珠沙井简冲旁;桂平王举天佑公随任官的伯父于明末崇祯十七年从广东韶关府英德县迁来;岑溪市归义镇谢村始祖谢二九,于元朝至元十七年,因避战乱,带着儿子从广东南雄珠玑巷迁居广西岑溪。
不少谢姓人(包括桂东极多姓氏的人)都说自已先祖由广东珠玑巷迁来(包括笔者)。最典型的珠玑巷迁徙移民,书上记录和口头传说有不同性质的两次:一次是以罗贵为首,手持官府移民通行政书的有33姓97户,另一次是宋末“胡妃事件”官府捉人,造成珠玑巷人逃难的大迁移。
为寻根探源,笔者曾亲历粵北珠玑巷探访。珠玑巷镇是广东韶关南雄市的一个大镇,近年投巨资进行了修复之后,已成为一个游览区,再现了宋代风貌。走近古巷,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古门楼上镶嵌着的前人碑刻 “珠玑古巷,吾家故乡”。 纵长的巷内,古色古香的古楼、古塔、古榕、古桥,错落散布,不少古建筑遗址尚存,池塘清幽,小河静流。南北中三座城楼为清初所建,南门内的 “胡妃塔 ” 建于元末的公元1350年,而新修的 “胡妃纪念馆 ”金碧辉煌。巷内还有记录千百年沧桑历史的几十座各姓宗祠,其中十多座是新修的,每天瞻仰祭拜的人群络绎不断。只可惜我谢氏宗祠,坭砖土坯,经历了100多年,2002年我们参拜时已破败不堪。
资料介绍,珠玑巷自唐以来即是中原尤其江西与岭南最重要的通道,过梅关的大庚道上的重镇,而且是一个适中的要点,北至大庚岭50里,南去县城20里。南下者从高峻险要的高山大庚岭走出,来到珠玑巷一带,看见的是一望无际的南雄盆地。南雄盆地以珠玑巷为中心南北18公里,东西40公里,海拔200米左右,土地平坦,水网交集,平坡一片,良田万顷。唐宋之前,地广人稀,远离中原,长期处于战火之外,既是广阔的拓展空间又是安定的生活环境。唐朝宰相张九龄广东韶关人,带头开通大庚岭上的梅关古驿道,自唐至清近千年,繁荣之时 “客桟旅舍,栉比千家 ”,成为粤北交通和商贸的重镇。
历史上,处在交通要道上的重镇,每逢战乱便成为兵家必争之地,战争风烟必然造成居民的迁移,较长期的战火又造成较大规模的移民,珠玑巷光宋朝就曾发生过几次较大规模的移民,而宋元之交,因双方军队曾在该地区拉锯战长达7年之久,则几乎全体居民倾巢南下。交通要道带来了经济繁荣,却又战乱频繁。珠玑巷的兴旺由于交通,珠玑巷的一度式微,也因为交通。珠玑巷人的移民,我们先人的南迁,除少数属经商或宦旅任职之外,绝大多数是受封建官吏的压迫导至逃亡,受自然灾害及战乱不能安生。
据当代学者考证,历史上由珠玑巷南迁共有141姓分布于珠江三角洲的29个县市、广西的部分,还有移居海外者,总数多达3000万人。
2013.5.4 重抄并作修改  谢爱强
 
 (本文已被浏览 216 次)
 发布人:谢欢
 → 推荐给我的好友
上篇文章:我的爷爷
下篇文章:江西南昌谢氏宝树堂派行诗
  →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文章

  → 评论内容 (点击查看)   共0条评论,每页显示50条评论   浏览所有评论
(没有相关评论)
  → 发表我的评论
您的姓名: 您的Email:
评论内容:
250字内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须知 →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
  • 本站有权保留或删除您发表的任何评论内容;
  • 阅读排行
    · 谢琳,女高音歌唱家,...
    · 谢氏族谱
    · 中国姓氏网站大全
    · 中国的谢姓姓氏图腾
    · 寻找字辈
    · 谢氏四房世辈
    · 谢氏宗亲应该注意的问...
    · 差干谢姓的开基始祖据...
    · 各位姓谢的兄弟姐妹们...
    · 安徽枞阳水圩谢氏族谱
    · 美女明星-谢雨欣(艺...
    · 南京市溧水县柘塘艾元...
     
     
    推荐文章
    · 广西昭平谢家历史  ...
    · 崧高(尹吉甫赞申伯的...
    · 湖北赤壁(蒲圻)大成...
    · 龙川山池谢氏概况
    · 谢晋,一个爱看书的电...
    · 谢天锡其人其画
    · 东极真人谢自然(长篇)
    · 请大家为我儿子投一票,...
    · 广西平南县思旺古榄谢...
    · 湖北谢崇德诗选
    · 泗门谢氏祖训24条
    · 寻根
    关于我们   谢氏聊天   友情链接   留言   后台管理
    版权所有:宝树网  http://www.xieshi.org/    投稿邮箱:55977168@qq.com 广告热线:15677189169    
    Copyright(c)全球谢氏宗亲网 站长:谢欢 电话:15677189169   联系站长:15677189169 技术QQ:55977168    桂ICP备07004993号   
    宝树网站数据统计:文章总数 8874 篇,论坛贴子总数 30448 贴,今日论坛发贴 0 贴,网站谢氏登记9920 人,最新注册的是:海南谢邦勇